全网唯一标准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ICS 65.020.20 CCS B 16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 Granara de Willink 2024 ⁃09⁃29 发布 2025 ⁃04⁃01 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GB/T 4460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71)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佛山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广州白 云机场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杭州海关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马骏、顾渝娟、林莉、徐晗、陈芳、李新芳、李新浩、吴晓薇、刘海军、吴志毅、 王书平、齐国君。 Ⅰ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木瓜秀粉蚧 (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 Granara de Willink )的检疫鉴定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木瓜秀粉蚧的检疫鉴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腹脐  circulus 腹裂 虫体腹面第 3、第4腹节的中部 ,以角质化 、狭窄的硬化框为界限的区域 ,多为圆形 、卵圆形、长方 形或沙漏形的表皮区 。 注: 腹脐的数目和大小在不同的蚧虫种类中变化很大 ,也有的种类无腹脐 。 3.2  背孔  ostioles 背裂 虫体背板两侧 ,形状如人眼 ,具2片孔瓣,瓣上有三格腺 、毛、瓣缘或硬化的结构 。 注: 背孔的数目有 2对,均在背板两侧 ,前背孔在前胸 ,后背孔在第 6腹节。 3.3  肛环  anal ring 虫体背末的环状结构 ,环上有成列环孔和 6 根环毛,此环为肛门的开口 。 3.4  刺孔群  cerarius 由锥状刺 (或锥刺) 、三格腺和附毛组成 ,是缘蜡丝的分泌和支持结构 。 注1: 分布在背缘 ,称背缘刺孔群或简称刺孔群 ;分布在体背 ,则称背刺孔群 。 注2: 体背缘通常有 17对或 18对刺孔群 ,头部 4对、胸部 6对、腹部 8对。 3.5  盘孔  disk pores 圆孔状的泌蜡结构 。 注: 此类孔分为 :三格腺,呈三角形或近三角形 ,其内具三格 ;多格腺,圆形,具1 中心格,周围多格 (6格~12格) ,为 盘腺中最大者 ,一般分布在阴门附近 ;五格腺,大小介于三格腺和多格腺之间 ,其中心 1格、周围 5格,呈五角形 或近五角形 。 1 GB/T 44607—2024 3.6  柱腺  cylindrical ducts 管腺 领腺 管状的泌蜡结构 ,开口处内向有不同高度的环或领 。 注: 柱腺开口处围有窄的环区 (领区) ,为领状管 (oral collar tubular ducts ) ;柱腺在开口处围有宽的环 ,并呈一圈蘑菇 状突起为蕈状管 (oral rim tubular ducts ) 。 3.7  尾瓣  anal lobes 腹末节之突出部分 。 4 木瓜秀粉蚧基本信息 中文名:木瓜秀粉蚧 。 学名: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 Granara de Willink ,1992。 异名:无。 中文别名 :木瓜粉蚧 。 英文名:papaya mealybug 。 分类地位 :半翅目(Hemiptera ),胸喙亚目 (Sternorrhyncha ),粉蚧科(Pseudococcidae ),秀粉蚧属 (Paracoccus ) 。 木瓜秀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 ,可通过空气气流进行短距离扩散 ,也可借助水 、床土、人类、家 畜和野生动物扩散 ,易随果实 、苗木和接穗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 注: 木瓜秀粉蚧其他信息见附录 A。 5 方法原理 5.1 形态学鉴定 根据木瓜秀粉蚧的为害状 ,在现场可借助手持放大镜检查寄主植物 ,挑取成虫 ,制作成玻片 ,用显 微镜观察 ,依据雌成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种类鉴定 。 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根据成虫或若虫样品 ,通过扩增具有物种鉴别特征的 DNA条形码序列并与其他粉蚧同源序列比 对,依据最大相似度进行种类鉴定 。 6 仪器、用具和试剂 6.1 仪器、用具 显微镜、手持放大镜 、小毛笔、解剖针、眼科手术刀 、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小烧杯、比色板、酒精 灯、水浴装置 (如加热板等 ) 、样品袋。 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仪 、核酸蛋白检测仪 、台式离心机 、旋涡振荡器 、移液器、电子天平 、 pH计、水浴锅、纯水仪、高压灭菌器 、超低温冰箱等 。 2 GB/T 44607—2024 6.2 试剂 10%氢氧化钾或 10%氢氧化钠 、蒸馏水、7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 、酸性品红 、加拿大树 脂、丁香油、甘油、二甲苯、苯酚。 动物基因组 DNA提取试剂盒 、10×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缓冲液(10×PCR Buffer ) 、脱氧核糖核 苷三磷酸混合液 (dNTP Mixture ) 、DNA上下游扩增引物 (PcoF 1、LepR 1) 、Taq酶、DNA分子质量标记 (DNA Marker ) 、琼脂糖、1×三乙酸盐 ⁃乙酸缓冲液 (1×TAE) 。 除另有规定外 ,所有试剂为分析纯 。 7 现场检验 目测植株 、枝叶和果有无被粉蚧为害的症状 (见附录 B中图 B.1和图 B.2) ,用手持放大镜重点检 查植物的果实和幼嫩部分 (见图 B.1~图B.5) ,此外,果萼下和植株空隙内均是粉蚧易藏匿的部位 ,一 旦发现粉蚧虫体 ,应将粉蚧连同寄主装入样品袋中 ,做好现场记录 ,送实验室进行鉴定 。 8 实验室鉴定 8.1 形态学鉴定 8.1.1 若虫的培养 当只发现有粉蚧若虫时 ,应将其接入木瓜果实上并置于 25 ℃~ 28 ℃、相对湿度 65%~ 75%条件下 培养,待发育至成虫时再挑取雌成虫作形态鉴定 ,玻片制作方法见附录 C。 8.1.2 粉蚧科(Pseudococcidae Westwood )的鉴定特征 粉蚧科的雌成虫具有下列特征 :触角端节较其前节长而大 ,约呈纺锤形 ;背孔 0对~2对,位于前胸 及第 6 腹部背侧 ;腹脐 0 个~5 个,位于体腹面中区成 1 纵列,一般 1 个,位于第 3、第4腹节腹板间 ;背 缘有一系列刺孔群 ,左右侧成对 ,基数为 18对,数量少至零 ,或更多;每刺孔群为由锥刺及腺群组成 ;体 表常具有三格腺 。 8.1.3 秀粉蚧属 (Paracossus )的鉴定特征 雌成虫通常宽椭圆形 。臀瓣通常发达 ,具硬化棒 ,从端毛或棒毛基部延伸 ,触角通常 8节。足发 达,爪无齿,跗冠毛端部膨大 ;透明孔通常出现在后足基节和胫节上 。刺孔群最多 18对,除了头部和胸 部刺孔群有 3 根或 4 根锥刺之外 ,其余刺孔群有 2 根锥刺;除了末对刺孔群之外没有附毛 。腹脐有或 无。背部具蕈状管 ,有时出现在腹部 。具领状管 。腹部具多格腺和三格腺 。 8.1.4 木瓜秀粉蚧雌成虫形态鉴别特征 8.1.4.1 目视形态鉴别特征 雌成虫体嫩黄色 ,卵圆形,长2.0 mm~ 3.5 mm,宽1.4 mm;体表具有白色粉状蜡质物 ,背部蜡粉厚 度分布不均 ,不足以掩盖体色 ,裸露体色不连续分布 ;体缘有短蜡丝 。卵囊发达 ,位于腹面后部 (见 图B.1和图 B.2) 。 3 GB/T 44607—2024 8.1.4.2 显微形态鉴别特征 雌成虫玻片标本主要显微鉴定特征如下 。 ——触角 8节。 ——背面具有 14对~17对刺孔群 ,其中第 1对、2对、4对、5对、7对、9对刺群孔具有 2根锥刺。 ——虫体背面缺多格腺 ,三格腺分散分布 ,大多位于刚毛附近 。蕈状管通常限于刺孔群边缘区 。 背部无领状管 。肛环刚毛长平均 136 μm,约为肛环宽度的 1.4倍。 ——腹部腹面具有多格腺 ,通常位于第 6~第8腹节的前端和后端 ,第4腹节和第 5腹节则仅限于 后端。三格腺集中分布于刚毛基部附近 。盘孔不常见 ,若有则与背面盘孔大小相同 。蕈状管 位于前胸到第 1腹节中部外侧 ,每节侧面 3个~6个。同一大小的领状管明显呈簇状分布于 虫体边缘和第 3~第8腹节中部及中部外侧区域 ,第1腹节通常有 2个~3个。臀叶背面无 蕈状管。 ——后足基节有大量透明孔 ;后足胫节无透明孔 (见图 B.6~图B.8) 。 8.1.5 木瓜秀粉蚧与近似种的区别 木瓜秀粉蚧依据下列形态特征与秀粉蚧属其他种区别 : ——蕈状管仅存在于身体边缘 ; ——其后足胫节无透明孔 。 木瓜秀粉蚧与秀粉蚧属南亚分布种的分类检索表见附录 D。 8.1.6 形态鉴定结果判定 同时满足 8.1.4和8.1.5描述的形态特征即判定为木瓜秀粉蚧 。 8.2 分子生物学鉴定 8.2.1 DNA提取 由于粉蚧的个体小 ,宜选用适用微量样品提取的商用试剂盒 ,取样一般以单头虫体为宜 ,提取方法 参照试剂盒说明步骤 。 8

.pdf文档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GB-T 44607-2024 木瓜秀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44: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