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7.060 CCS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monitoringand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mangrove ecologicalrestoration 2025-01-24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工作流程 1 ………………………………………………………………………………………………… 5 资料收集与分析 2 ………………………………………………………………………………………… 6 生态监测与效果评估指标确定 3 ………………………………………………………………………… 7 生态监测方案 3 …………………………………………………………………………………………… 8 修复效果评估 4 …………………………………………………………………………………………… 附录A(资料性)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评估指标 6 …………………………………………………… 附录B(资料性) 红树林生态功能评估和监测指标 7 …………………………………………………… 参考文献 8 ……………………………………………………………………………………………………… ⅠGB/T4514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厦门市标准化研 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光程、陈彬、卢昌义、范航清、叶勇、陈顺洋、张金梅、俞炜炜、马志远。 ⅢGB/T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流程、资料收集与分析、生态监测与效果评估指 标确定、生态监测方案、修复效果评估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红树林生态修复的监测和效果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T41339.1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 HJ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树林 mangroves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3.2 红树林生态修复 mangroveecologicalrestoration 在红树林退化或丧失的区域,通过消除胁迫因素、改善生境条件、人为引入红树植物繁殖体/种苗等 措施,促进其形成稳定生态系统且具有与原生红树林相似生态功能的过程。 3.3 成活率 survivalrate 修复区域苗木成活株数占初植苗木株数的百分比。 3.4 保存率 preservationrate 修复区域苗木种植成活后,在监测期仍然正常生长的苗木株数占初植苗木株数的百分比。 4 工作流程 4.1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流程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生态监测与效果评估方案制定、 实施生态监测、修复效果评估4个步骤,见图1。 1GB/T45140—2025 图1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流程图 4.2 在制定生态监测与效果评估方案时,宜根据修复效果评估的内容确定修复效果评估指标、监测指 标及对应的生态监测方案。 4.3 根据生态监测方案实施生态监测,避免在极端气候事件或其他干扰因素影响下采集数据。生态监 测过程中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等宜根据GB17378.2和GB17378.3的规定 执行。 4.4 基于生态监测结果,从生态修复目标实现程度、生态系统状态恢复程度两个方面开展生态修复效 果评估。 5 资料收集与分析 5.1 收集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相关的实施方案、生态调查等资料。 5.2 根据生态修复工程相关资料,获取修复区域的位置、胁迫因素、生物群落、生境要素、修复措施和修 复目标等信息。 5.3 根据生态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修复区域在红树林退化/丧失前和开展生态修复前的生态系统状态。 如生态调查资料中相关信息缺乏或不完整,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生态系统的状态。 ———设置邻近未退化的红树林(简称为“参照区”)或虚拟生态系统作为参照生态系统以表征丧 失/退化前生态系统的状态。参照生态系统的确定宜根据GB/T41339.1的规定执行。 ———设置对照区来表征修复前的生态系统。宜选取与修复区域具有相似生境条件和退化情况的红 2GB/T45140—2025

.pdf文档 GB-T 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第 1 页 GB-T 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第 2 页 GB-T 45140-2025 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52: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