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140
CCSA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431—2025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检验系统评测
Forensicsciences—Forgedvideoandimageofaperson—
Evaluationforexaminationsystem
2025-02-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评测数据集和环境要求 1 …………………………………………………………………………………
5 功能指标 3 …………………………………………………………………………………………………
6 性能指标 3 …………………………………………………………………………………………………
7 评测结果形成 4 ……………………………………………………………………………………………
8 评测文档集 5 ………………………………………………………………………………………………
附录A(资料性) 评测数据集说明 6 ………………………………………………………………………
参考文献 9 ………………………………………………………………………………………………………
ⅠGB/T4543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公安部鉴定中心、南开大学、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多维视通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计算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霖、颜媚、喻民、姜建国、张宁、谢兰迟、王欢、李博权、杜富强、柳溢文、梁亚超、
王嘉文、黄杨奕、李敏、黄伟庆、翟晚枫、刘浩田、邹皓、刘硕、田心宁、江澜、王魁、杜文玉、周颂东、钞锋、
林建成、施少培、曾锦华、陈小娟、王海涛、陈鹏、成云飞、王武、练智超、查瑞麒、李千目、李军宏、万军、
曹娟。
ⅢGB/T45431—2025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检验系统评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法庭科学领域伪造人像检验系统评测的数据集和环境要求,确立了功能指标和性能
指标,规定了评测结果形成及评测文档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伪造人像检验系统的评测,产品自测和产品选型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5429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检验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4542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测数据集 evaluationdataset
评估伪造人像检验系统功能、性能的一组数据所组成的集合。
3.2
平均检验时间 averagedexaminationtime
检验系统从输入评测数据集的数据到输出检验结果所花费时间的平均值。
4 评测数据集和环境要求
4.1 评测数据集
4.1.1 开源数据采集和筛选
通过开源数据采集和筛选的人脸图像/视频要求如下:
a) 图像格式至少应包括BMP、JPEG、JPEG2000、PNG、HEIF;
b) 视频文件格式至少应包括MP4、AVI、MKV、FLV、MOV;
c) 视频编码格式至少应包括MPEG、H.264、H.265、AV1;
d) 视频分辨率不低于360P;
e) 人脸分辨率不低于100×100像素;
f) 人脸帧数占比不低于80%;
g) 视频时长不少于10s且不超过1min。
4.1.2 真实人物数据集
面向指定真实人物进行多维度组合式视频拍摄要求如下:
1GB/T45431—2025
a) 拍摄场景至少应包括室内、室外、影视剧制作场景(如绿幕、蓝幕等);
b) 镜头采集模式至少应包括横向移动、前向移动、访谈场景侧视角固定、新闻主播场景主视角
固定;
c) 采集条件至少应包括俯视、平视等不同角度,以及阳光、灯光等不同光照条件;
d) 人物姿态至少应包括站姿、走姿等;
e) 人脸属性至少应包括微笑、大笑、惊讶、愤怒、悲伤、无表情;
f) 拍摄视频分辨率不小于360P、人脸画面占比不小于10%、人脸帧数占比不小于80%、人脸数
量不少于1个且不多于3个,视频时长不小于10s且不超过1min。
4.1.3 评测数据集处理
评测数据集要求如下。
a) 评测数据集包含伪造数据和真实数据的比例为1∶1,总体数量不少于5000个;其中,伪造人
像的方法包括人脸替换、人脸编辑、人脸操控、人脸生成等,具体说明见附录A。
b) 评测数据集包含典型干扰,干扰类型为噪声、模糊、锐化、压缩、几何变换等,每种干扰类型数据
量不少于100个,具体说明见附录A。
c) 添加干扰后的样本数据较原数据信噪比不小于20dB,信噪比按公式(1)~公式(3)计算。
SNR=10lgf(x,y)
g(x,y)é
ëêêù
ûúú…………………………(1)
f(x,y)=∑x,yI(x,y)
Né
ëêêù
ûúú2
…………………………(2)
g(x,y)=∑x,y[I(x,y)-Idenoised(x,y)]2
N…………………………(3)
式中:
SNR ———信噪比,单位为分贝(dB);
I(x,y)———加扰后图片像素点值;
Idenoised(x,y)———加扰前图片像素点值;
N ———图像像素点总数;
f(x,y)———图像信号能量值;
g(x,y)———干扰信号能量值。
以上计算公式适用于灰度图。对于RGB图像,分别计算每个通道上的SNR,再计算SNR平均值。
4.1.4 评测数据集标注
评测数据集至少应标注以下内容:
a) 数据标签(真样本/假样本);
b) 伪造数据的类型;
c) 伪造数据使用的伪造方法;
d) 伪造人脸出现的帧数定位;
e) 伪造的区域(全脸/嘴巴/头发等);
f) 是否为指定人物样本;
g) 是否为加干扰数据以及干扰类型。
4.2 评测环境
根据被测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配置相应的软硬件环境。
2GB/T45431—2025
GB-T 45431-2025 法庭科学 伪造人像 检验系统评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57: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