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160.40
K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32519.3—2016
1000MW级水轮发电机
第3部分:安装质量检测导则
1000MWclasshydraulic—Generator—
Part3:Qualityinspectionstandsforinstallation
2015-02-24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总则 1 ………………………………………………………………………………………………………
5 一般规定 1 …………………………………………………………………………………………………
6 水轮机的安装检测内容 1 …………………………………………………………………………………
7 发电机的安装检测内容 10 …………………………………………………………………………………
ⅠGB/Z32519.3—2016
前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1)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
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中
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设计公司。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润时、付元初、冉毅川、涂阳文、孙德召、邵永斌、刘跟常、付长虹、
李渝珍、王树清、马文豪。
ⅢGB/Z32519.3—2016
引 言
自中国三峡工程700MW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安装以来,国内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进入了一个
高峰期,龙滩、小湾、拉西瓦、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巨型机组相继投产,巨型机组的安装质量更受关注,总
结巨型机组的安装质量检测标准势在必行,原国标GB/T8564—2003的质量检测标准有必要完善,同
时完善后的质量检测标准也可以指导白鹤滩、乌东德等后续巨型机组的安装。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在总结国内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0MW及以上的混流式水轮发
电机组)安装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将为今后国内单机容量1000MW级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
质量检测提供标准依据。
ⅣGB/Z32519.3—2016
1000MW级水轮发电机
第3部分:安装质量检测导则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验的要求。本指导性技术
文件适用于单机容量1000MW级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和验收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25 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
GB/T2900.45 电工术语 水电站水力机械设备
GB/T7894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856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11345 焊接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4541 运行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20160 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GB/T20835 发电机定子铁心磁化试验导则
GB/T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330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DL/T1067 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20160、GB/T2900.45和GB/T2900.2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则
1000MW级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技术规范的总则要求应符合GB/T8564的有关规定。
5 一般规定
1000MW级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技术规范的一般规定要求应符合GB/T8564的有关规定。
6 水轮机的安装检测内容
6.1 埋件安装质量检测按“埋件安装质量检测标准”(见表1~表8)执行。
1GB/Z32519.3—2016
表1 尾水管鼻端钢衬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备注
1 顶端到机组X轴线距离 ±15 混凝土浇注前后检查
2 侧面到机组Y轴线距离 ±12 混凝土浇注前后检查
3 顶部(或底部)高程 ±10 混凝土浇注前后检查
4 钢衬垂直度 8 混凝土浇注前后检查
表2 尾水管肘管里衬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1 上管口方位 ±6
2 上管口中心 ≤6
3 上管口高程偏差(均布测16点) 0~8
4 上管口周向水平偏差(均布测16点) ≤5
5 肘管断面尺寸偏差 ±0.001H(B,r)
6 上管口圆度偏差 ≤6
7 上管口外周长偏差 ±20
8 下管口与混凝土管口 平滑过渡,错牙≤2,坡度≤1∶3
9 焊缝错牙 ≤2
10焊缝间隙 ≤4
注:H———断面高度;B———断面长度;r———断面弧段半径。
表3 基础环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1 方位偏差(X、Y轴的偏差) ±4
2 中心偏差 ≤4
3 基础环半径偏差(加工前) -3~0
4 环板到固定导叶中心距离偏差 0~3
5 与座环同心度 ≤3
6 环板圆度 ≤3
7 环板水平 ≤3
2GB/Z32519.3—2016
表4 座环安装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1 方位偏差(X、Y轴的偏差) ±4
2 中心偏差 ≤4
3 固定导叶中点高程偏差 ±3
4 座环上法兰半径偏差(加工后) ±1
5 上、下环板水平偏差 ≤5
6 大舌板最远点坐标偏差 ±10
7 大舌板中心高程偏差 ±4
8 座环Y轴到压力钢管中心距离偏差 ±10
表5 蜗壳挂装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定位节进水边中心到机组中心距离偏差 ±10
2 定位节蜗壳进水边腰线高程偏差 ±5
3 定位节蜗壳管口与基准线的偏差 ±5
4 定位节蜗壳管口倾斜 ≤4
5 各管节进口最远点半径偏差 ±0.004R(R———最远点半径设计值)
6 各管节高程偏差 ±5
7 蜗壳对口焊缝间隙 2~4
8 蜗壳环缝错牙 ≤3
9 蜗壳凑合节纵缝错牙 ≤2
10各管口倾斜度 ≤5
11内表面焊缝打磨后余高 0~1.5
12直管段首节中心与压力钢管中心偏差 ≤5
表6 蜗壳焊缝外观检查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项目 允许缺陷尺寸或要求
1 裂纹 不允许
2 表面夹渣 不允许
3 咬边深度不超过0.5,连续长度不超过100,两侧咬边累
计长度不大于全长焊缝的10%
4 未焊满 不允许
5 表面气孔 不允许
3GB/Z32519.3—2016
表6(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项目 允许缺陷尺寸或要求
6 焊缝余高Δh手工焊
埋弧焊12<δ≤25,Δh=0~2.5
25<δ<80,Δh=0~5,δ—钢板厚度
0~4
7 对接焊缝宽度手工焊
埋弧焊盖过每边坡口宽度2~4,且平滑过渡
盖过每边坡口宽度2~7,且平滑过渡
8 飞溅 清除干净
9 焊瘤 不允许
表7 机坑里衬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检测项目 要求 备注
1 中心、方位 8mm测量管口上X、Y标记与
机组X、Y基准线间距离
2 上口直径 ±6mm
3 下口直径 ±6mm
4 高程 ±3mm
5 水平 4mm
6 接力器基础板法兰中心到Y轴 ±1.5mm
7 接力器基础板法兰中心到X轴 ±1.5mm
8 接力器基础板法兰中心高程 ±1.5mm
9 接力器基础板与机组坐标基准线平行度 1.5mm
10接力器基础板法兰面垂直度(上、下两点) 0.3mm/m
11接力器基础板法兰面平行度(左、右两点) 1.5mm
表8 基础环以上埋件焊接质量检测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
1 座环、基础环、蜗壳所有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VT)、100%PT液体渗透法(PT)
(或磁粉法(MT))和100%超声波(UT)检测,发现缺陷
应进行返工处理,返工部位采用相同方法复检
2蜗壳所有纵缝、凑合节环缝、丁字焊缝(纵环缝相交
处长度区域不小于300mm的范围)、蜗壳与压力钢
管合拢焊缝、过渡板焊缝进行100%衍射时差法(TOFD)检查,发现超标缺陷
进行返工处理,返工部位用TOFD复检
3对UT检查有争议的部位 可进行TOFD复检
对TOFD检查有争议的部位 可采用射线复检或返工处理
4GB/Z32519.3—2016
GB-Z 32519.3-2016 1000MW级水轮发电机 第3部分 安装质量检测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4:08: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