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41434.6 (22)申请日 2021.12.2 9 (71)申请人 福建省山河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赤港华 侨经济开发区涵港西路789号 (72)发明人 徐镜 郑永标 谢必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泉州凯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5256 专利代理师 杨雪冰 (51)Int.Cl. C07C 69/738(2006.01) C07C 67/48(2006.01) C07C 67/56(2006.01) C12P 7/62(2022.01) C12P 7/649(2022.01)A61P 35/00(2006.01) C12R 1/36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 (57)摘要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 一种抗肿瘤霉 菌酸类化 合物, 结构式如下: 该霉菌酸类化合 物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4478257 A 2022.05.13 CN 114478257 A 1.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 合物, 其特 征在于: 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 将红色诺卡氏放线菌(Nocardia  rubra)活化后进行液体深层发酵, 发酵结束 后, 用离心法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 获得菌丝体; 其中, 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按重 量比为: 马铃薯16 ‑25%, 葡萄糖1.5 ‑2.5%, 余量为水; 培养条件为: pH自然, 0.1Mpa、 121℃ 灭菌30min, 置于25-28℃, 180-23 0r/min恒温摇床中培 养10‑15天; 步骤二, 将步骤一获得的菌丝体, 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 50 ‑100℃下水浴4 ‑24h, 用等体 积的水和二氯甲烷萃取1 ‑3次, 二氯甲烷相浓 缩, 获得有机粗 提物; 步骤三, 将步骤二获得的有机粗提物, 采用反相硅胶柱层析, 用甲醇/丙酮: 水梯度 (0%‑100%:100% ‑0%)洗脱, 流速控制5 ‑30mL/min, 分部收集, 每份浓缩后进行薄层层析 分析, 用碘和硫酸等显 色剂观察, 根据Rf值和显 色情况合并目标 组分, 并浓缩得到含有目标 成分的组分; 步骤四, 将步骤三得到的组分, 进行凝胶柱层析, 用甲醇、 丙酮、 氯仿为洗脱剂, 控制流 速5‑30s/滴, 分部收集, 每份收集3 ‑10ml, 进行薄层层析分析, 用碘和硫酸等显色剂观 察, 根 据Rf值和显色情况合并目标组分; 步骤五, 将步骤四得到的组分, 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 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 丙酮/ 乙酸乙酯/甲醇比为500 ‑10:10‑1为梯度洗脱剂, 分部收集, 每份收集3 ‑10ml, 进行薄层层析 分析, 用碘和硫酸 等显色剂观察, 根据Rf值和显色情况合并, 得到所述的霉菌酸类化 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 中, 薄层层析时, 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 丙酮/乙酸乙酯=10 ‑3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 中, 薄层层析时, 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 丙酮/乙酸乙酯=10 ‑30: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 中, 薄层层析时, 展层剂为石油醚/正己烷: 丙酮/乙酸乙酯=10 ‑30: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 中, 凝胶柱为Sephadex  LH‑20凝胶柱。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 中, 反相硅胶柱为S P‑120‑40/60‑ODS‑RPS反相硅胶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 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478257 A 2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霉菌酸制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霉菌酸是α ‑烷基β‑羟基的高级支链脂肪酸。 最初是由安得松(R.J.Anderson)等从 人结核菌中分离出来的。 霉菌酸的化学结构复杂, 根据碳数和基团的不同, 分为3种类型: ① 胆碱型霉菌酸: R=CH3(CH2)14, R′=C14H29; 胆碱型霉菌烯酸: R=CH3(CH2)5CH=CH(CH2)7, R′ =C14H29;②诺卡氏菌中来源的霉菌酸碳数有50个; ③分枝杆菌中来源的霉菌酸碳数有80 个。 [0003]据报道, 霉菌酸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霉菌酸与细胞壁紧密结合, 且极性较小, 目前采用的提取纯化方法是先将细胞壁降解, 通常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 氢氧化钠、 氢氧化 钾等碱性物质进行 处理, 接着采用正己烷、 石油醚等低极性有机溶剂萃 取, 再用正相硅胶层 析、 薄层层析来制备。 但已报道的方法, 较难纯化结构类似的霉菌酸。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 另一目 的是提供一种上述 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及应用。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 合物, 结构式如下: [0007] [0008]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 合物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 将红色诺卡氏放线菌(Nocardia  rubra)活化后进行液体深层发酵, 发酵 结束后, 用离心法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 获得菌丝体; 其中, 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 按重量比为: 马铃薯16 ‑25%, 葡萄糖1.5 ‑2.5%, 余量为水; 培养条件为: pH自然, 0.1Mpa、 121℃灭菌 30min, 置于25-28℃, 180-23 0r/min恒温摇床中培 养10‑15天; [0010]步骤二, 将 步骤一获得的菌丝体, 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 50 ‑100℃下水浴4 ‑24h, 用 等体积的水和二氯甲烷萃取1 ‑3次, 二氯甲烷相浓 缩, 获得有机粗 提物; [0011]步骤三, 将步骤二获得的有机粗提物, 采用反相硅胶柱层析, 用甲醇/丙酮: 水梯度 (0%‑100%:100% ‑0%)洗脱, 流速控制5 ‑30mL/min, 分部收集, 每份浓缩后进行薄层层析 分析, 用碘和硫酸等显 色剂观察, 根据Rf值和显 色情况合并目标 组分, 并浓缩得到含有目标 成分的组分; [0012]步骤四, 将步骤三得到的组分, 进行凝胶柱层析, 用甲醇、 丙酮、 氯仿为洗脱剂, 控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47825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抗肿瘤霉菌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47: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