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80768.7 (22)申请日 2021.12.2 2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110707863.2 2021.0 6.25 CN (71)申请人 中山大学 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 5号 (72)发明人 陈俊 毛承舟 廖静 夏紫金  易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219 专利代理师 许亦琳 余明伟 (51)Int.Cl. A61K 39/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2(2006.01)C12N 5/10(2006.01) C12N 15/113(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 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 明提供一种 肿瘤疫苗, 包括肿瘤细胞或其有效组分。 本发明 所提供的肿瘤疫苗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肿瘤细胞 免疫原性, 系统性激发小鼠自身有效抗肿瘤反应 且无任何副作用, 接种60天后, 小鼠免疫系统依 然可以检测到有效的获得性免疫记忆功能。 可以 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 转移和复发转移。 此外, 本发明所提供的肿瘤疫苗在制备时间上大大缩 短, 生物安全性高, 避免了个性化疫苗制备周期 长、 容易脱靶以及免疫原性不足等问题, 具有良 好的产业 化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5518147 A 2022.12.27 CN 115518147 A 1.一种肿瘤疫苗, 包括肿瘤 细胞或其有效组分, 所述肿瘤疫苗 为自体肿瘤疫苗; 和/或, 所述肿瘤 细胞为自体肿瘤 细胞, 所述肿瘤 细胞为灭活的肿瘤 细胞; 和/或, 所述有效组分选自细胞裂解液、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细胞的膜 组分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细胞被X射线照射, 作为有效的 免疫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细胞来源于实体瘤和/或非实 体瘤肿瘤 细胞; 和/或, 所述肿瘤细胞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癌、 宫颈鳞状细胞 癌、 宫颈内腺癌、 胆管癌、 结肠腺癌、 淋巴样肿瘤、 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多形性成 胶质细胞瘤、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性 白血病、 脑低度胶质瘤、 肝细胞癌、 肺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细胞癌、 卵巢癌、 胰腺癌、 嗜 铬细胞瘤和 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恶性肉瘤、 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甲状腺癌、 胸腺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葡萄膜黑色素瘤、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淋系白血 病、 慢性淋系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 T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的一种或多 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疫苗,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肿瘤 细胞为分离的肿瘤 细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疫苗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 体。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肿瘤疫苗的制备 方法, 包括: (1)提供分离的肿瘤 细胞; (2)接受步骤(1)被X射线照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疫苗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制备 方法还包括: (3)将步骤(2)所提供的细胞系进行辐射灭活 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通过X射线 照射肿瘤 细胞。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518147 A 2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 法和用途 [0001]本发明要求2021年06月25日提交的, 申请号为2021107078632, 发明名称为 “一种 肿瘤疫苗及其制备 方法和用途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生物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 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 全球 的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也正在快速增长, 肿瘤 将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死亡 的主要原因, 也是提高预期寿命的重要障碍。 我国的肿瘤发病 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 年新发病例已超400万例,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叠加环境污染因素, 恶 性肿瘤发病局势未来恐更严峻。 而对于一些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通常难以用像手术、 放疗 和化疗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 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d,ICB)和嵌合抗原T细胞(Chi 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 ‑T)疗法在不 同适应症中的研究和 监管批准, 为许多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其治疗范围 极其有限。 另一种有 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即肿瘤疫苗, 疫苗传统上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 这 些药物可以诱发和增强抗原特异 性免疫反应的能力, 一直以来也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一种 潜在有价 值的工具。 [0004]肿瘤疫苗是利用含有肿 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或肿瘤相 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肿瘤细胞、 外泌体(exo some)、 多肽以及核 酸序 列等诱发患者自身特异性免疫应答, 克服免疫抑制状态, 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甚至清除肿瘤 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性疫苗沿袭传统疫苗设计策略集中于肿瘤中异常表达或过 表达的TAAs, 在产生临床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方面不是很成功, 这主要 是因为TAA特异性 T细胞功能耗竭(exhaustion)产生免疫耐受, 另一方面TAAs也会在正常组织中有一定程度 表达, 因而增加了疫苗诱发的自身免疫毒性风险, 因此这一疫苗设计策略的主要缺陷就是 缺乏肿瘤特异性和免疫原性较差(immunogenic)。 虽然大量的癌胚系抗原(Cancer ‑ Germline  Antigens,CGA)被发现, 包括一些只在免疫豁免组织中表达的蛋 白, 以此为特异 性抗原设计的疫苗可以避免中枢免疫耐受, 然而其仍具有较高的且难以接受诱发罕见病的 风险, 类似于副肿瘤综合征, 这 也是疫苗 开发需要克服的基本问题。 [0005]肿瘤可以根据其某一时期出现的突变数进行分型, 因此, 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 突 变过程的强度是不同的, 这种肿瘤特征被称为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 TMB高的肿 瘤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 随着蛋白质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使得 在单个患者中识别这些特异 性突变提供了机会, 并在临床研究中探索针对突变蛋白的治疗 方法。 此外MHCI结合表位预测算法的发展为鉴定具有潜在免疫原性的新表位铺平了道路, 这些科学进步使个体化癌症疫苗的产生成为可能。 然而, 个体化疫苗制备周期 长, 以目前的 技术条件, 肿瘤患者至少要等三个月才能使用个体化疫苗, 存在 “患者等不起 ”的现实局面; 其次, 针对肿瘤新抗原的识别和筛选技术还有待提高, 对TMB的鉴定识别并不能完全预测疫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51814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肿瘤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48: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