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08439.9
(22)申请日 2021.12.24
(71)申请人 齐鲁工业大学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 学
科技园
申请人 长沙理工大 学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程云辉 焦叶 陈秀文 崔波
张树成 陈杨玲 文李 赵海波
杨进洁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沙启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6 6
代理人 李儒
(51)Int.Cl.
A61K 9/50(2006.01)A61K 47/42(2017.01)
A61K 38/01(2006.01)
A61K 31/352(2006.01)
A61P 39/0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8/64(2006.01)
A61K 8/49(2006.01)
A61K 8/11(2006.01)
A61Q 19/08(2006.01)
A23L 33/105(2016.01)
A23P 10/3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
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复合纳米
粒子包括豌豆肽和负载在所述豌豆肽上的大豆
异黄酮, 且其粒径为130 ‑395nm; 其制备方法包
括: 将大豆异黄酮乙醇溶液缓慢 滴加到豌豆肽水
溶液中得到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分散液, 随后调
节其pH小于 7.0, 置于40 ‑50℃的水浴中搅拌自组
装, 最后通过40 ‑45℃旋蒸除去乙醇后即得。 本发
明的产品的包封率和荷载率高, 表明豌豆肽具备
对大豆异黄酮较高的负载能力, 是一种良好的大
豆异黄酮纳米载体, 其产品粒径小, 性质稳定, 表
明可以制备出高稳定性的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复
合纳米粒子; 制备工艺简便高效, 成本低廉, 易于
实现工业 化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4306275 A
2022.04.12
CN 114306275 A
1.一种豌豆肽负载 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 其特 征在于,
包括豌豆肽和负载在所述豌豆肽上的大豆异黄酮, 且其粒径为13 0‑39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豌豆肽负载 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豌豆肽与所述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比为7.5 ‑20∶ 1, 优选为10 ‑12.5∶ 1。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豌豆肽负载 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将大豆异黄酮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到豌豆肽水溶液中得到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分散液,
随后调节其pH小于7.0, 置于40 ‑50℃的水浴中搅拌自组装得到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粗复合
纳米粒子, 最后通过40 ‑45℃旋蒸除去乙醇, 即得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大豆异黄酮乙醇溶 液的制备 方法如下:
在避光条件下, 将大豆异黄酮与无水乙醇按料液比为1∶0.75 ‑1.4的比例混合, 搅拌至
溶液透明均匀, 即得;
和/或, 所述豌豆肽水 溶液的制备 方法如下:
将豌豆肽与蒸馏水按料 液比为1∶ 0.8 ‑1.6的比例混合, 搅拌至溶 液透明均匀, 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大豆异黄酮乙醇溶 液的浓度为0.75 ‑1.4mg/mL;
和/或, 所述豌豆肽水 溶液的浓度为0.8 ‑1.6mg/mL。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大豆异黄酮乙醇溶 液的滴加速度为0.85 ‑1.2mL/mi n。
7.根据权利要求3 ‑6任一项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豌豆肽 ‑大豆异黄酮分散液的pH调节为 4.0‑7.0。
8.根据权利要求3 ‑7任一项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自组装的时间为3 0‑60min。
9.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或权利要求3 ‑8任
一项所述的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食品、 药品、 保健品和
化妆品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06275 A
2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 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
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物, 因在大豆中含量极低且提
取困难, 故有 “植物软黄金 ”之称。 研究表明, 大豆异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和抗肿瘤
等多种生理活性, 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大豆异黄酮
难溶于水, 且在光、 热、 氧存在时易 发生降解, 导致其生物利用率低, 严重影响了人体的吸收
与利用, 极大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0003]纳米载体具有提高难溶性生物活性分子的溶解度、 保护其免受外部环境破坏和延
长在血液 的循环时间等功 能, 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活性分子的效用和生物利用率。 常见 的纳
米载体有多糖纳米载体、 脂质体纳米载体和蛋白质纳米载体; 其中, 蛋白质纳米载体具备良
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性和低致敏性等优点, 被公认为是递送难溶性生物活性分子的最
有前途和 最有效的纳米载体之一, 与多糖和脂质体类纳米载体相比, 蛋白质基纳米粒子的
制备简单、 负载能力高、 粒径可控 且稳定性 好。
[0004]豌豆蛋白生物价为48 ‑64%, 功效比为0.6 ‑1.2, 致敏性较低; 此外, 豌豆蛋白含有
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其中赖氨酸含量为6.3g/100g, 显著优于其他谷物蛋白, 是一种优质
的植物蛋白来源, 但豌豆蛋白因含有 大量疏水基团导致溶解度低, 不利于制备纳米载体。 豌
豆肽是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酶解精制而得 的, 不仅具有比原料蛋白更好的溶解度、 乳化
性和起泡性等理化性质, 而且具备抗氧化、 抗菌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与大豆异黄酮的生理
功能具有协同作用。
[0005]制备纳米载体 的常用方法有乳化法、 喷雾干燥法和 反溶剂法等。 乳化法制 备过程
通常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 会对人体肠道菌群的改变造成一定影响, 从而引起肥胖和代谢
综合症等隐患;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粒子粒径通常比其他方法的大, 且设备复杂、 投资较高和
热消耗大。 反溶剂法的原理是将正溶剂加入反溶剂 中, 使正溶剂极性或电荷改变从而引起
分子间聚集或沉淀, 可获得纳米级的粒子。 反溶剂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形貌
和尺寸, 且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 设备, 试剂无毒环保, 适合工业化大规模
生产。 迄今为止, 尚未见到有关反溶剂法将大豆异黄酮与豌豆肽纳米载体 自组装以提高大
豆异黄酮溶解度、 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的相关报道。
[0006]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 米
粒子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306275 A
3
专利 一种豌豆肽负载大豆异黄酮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48: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