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92034.0
(22)申请日 2021.12.23
(71)申请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地址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木齐
市天山区天池路91号
(72)发明人 韩莉莉 克热曼·牙库甫
吐尔逊古丽 ·海木都拉
开丽比努尔·依马木
迪丽努尔·安外尔 王婧
阿孜古丽·阿里木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3 08
代理人 许霞
(51)Int.Cl.
C07D 311/32(2006.01)
C07D 311/30(2006.01)
C07D 311/40(2006.01)
C07H 17/07(2006.01)
C07H 1/08(2006.01)C07C 41/34(2006.01)
C07C 41/36(2006.01)
C07C 41/38(2006.01)
C07C 43/23(2006.01)
C07C 45/78(2006.01)
C07C 45/79(2006.01)
C07C 45/80(2006.01)
C07C 47/56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9/06(2006.01)
A61P 31/0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7/02(2006.01)
A61P 9/12(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骆驼刺处 理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骆驼刺处理工艺, 涉及骆驼
刺分离提纯技术领域。 一种骆驼刺处理工艺, 包
括以下步骤: 将骆驼刺的初次提取物依次用石油
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萃取后分别得到浸膏
A、 浸膏B、 浸膏C; 将浸膏A经硅胶柱层析, 用第一
溶液进行洗脱, 第一溶液是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
混合溶液, 且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
(0.5‑1.5), 得到A提取物; 将浸膏C经填料NM ‑200
层析, 用水和甲醇依次进行洗脱, 得到C提取物。
通过该处理工艺可以得到化合物种类更多、 化合
物纯度更高的骆驼刺提取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CN 114195750 A
2022.03.18
CN 114195750 A
1.一种骆驼刺处 理工艺,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骆驼刺的初次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萃取后分别得到浸膏A、
浸膏B、 浸膏C; 将所述浸膏A经硅胶柱层析, 用第一溶液进 行洗脱, 所述第一溶液是石油醚和
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且所述石油醚与所述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 (0.5 ‑1.5), 得到A提
取物; 将所述浸膏C经填料NM ‑200层析, 用水和甲醇依次进行洗脱, 得到 C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A提取物用乙腈
和水的混合溶 液进行洗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处 理工艺,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浸膏B的处 理方法包括:
将所述浸膏B经硅胶柱层析, 然后用第二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第二溶液是石油醚和乙酸
乙酯的混合溶 液;
梯度洗脱包括: 先用所述乙酸乙酯进行洗脱, 然后依次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
积比为5:1、 4: 1、 3:1、 2:1、 1:1形成的所述第 二溶液进行洗脱, 分别得B1、 B2、 B3、 B4、 B5提取
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B2提取物经硅胶
柱层析, 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 ‑4.5):1的混合溶 液进行洗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B3提取物经硅胶
柱层析, 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 ‑3.5):1的混合溶 液进行洗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B4提取物经硅胶
柱层析, 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 ‑3.5):1的混合溶 液进行洗脱, 然后重结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B5提取物经聚酰
胺柱层析, 分别用水、 3 0wt%甲醇、 5 0wt%甲醇和80wt%甲醇进行梯度洗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浸膏C经填料NM ‑200层
析, 用水和甲醇依次进 行洗脱的过程中, 采用甲醇洗脱时, 采用10wt%和30wt%的甲醇分别
依次进行洗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次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
括: 将骆驼刺粉碎后, 用6 5wt%‑75wt%的 甲醇回流 提取3‑4次, 每次提取2 ‑3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骆驼刺处理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骆驼刺与所述甲醇的料
液比为(10:1)g/mL。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195750 A
2一种骆驼刺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骆驼刺分离提纯技 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骆驼刺处 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骆驼刺为豆科骆驼刺属植物, 是新疆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灌木, 具有很
强的再生性和生态适应性, 广泛分布于新疆南疆和东疆, 它不但是固沙植物、 优质牧草, 也
是改良盐碱土壤的先锋植物, 同时还是维吾尔医用传统药材。 骆驼刺 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功
效, 在临床以单方或复方组成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胃腹湿热和肠炎痢疾等; 民间还用于治疗
风湿和癌症。
[0003]但是, 现有技术对骆驼刺的分离提取效果不佳, 得到 的骆驼刺 提取物中化合物种
类少, 纯度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骆驼刺处理工艺, 通过该处理工艺不仅可以从骆驼刺
提取物中得到更多种类的化合物, 还能够提高各化合物的纯度, 更有助于对骆驼刺提取物
进行研究分析及应用。
[0005]本发明解决其 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发明提出一种骆驼刺处 理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骆驼刺的初次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萃取后分别得到浸
膏A、 浸膏B、 浸膏C; 将浸膏A经硅胶柱层析, 用第一溶液进 行洗脱, 第一溶液是石油醚和乙酸
乙酯的混合溶液, 且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 (0.5 ‑1.5), 得到A提取物; 将浸膏C
经填料NM ‑200层析, 用水和甲醇依次进行洗脱, 得到 C提取物。
[0008]本发明实施例的骆驼刺处 理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发明中, 将骆驼刺粉碎后提取、 浓缩, 粉碎可以更便于骆驼刺中的化合物析出,
提高提取物中化合物浓度; 浓缩可以减少提取物中水分含量, 在后续进 行萃取时, 可以加快
萃取速度, 提高萃 取效率。 然后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 取, 利用化合物在不同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得到不同种类的化合物, 更便于后续工艺中将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进
行更大量、 更高效地提取, 且通过不同有机溶剂萃 取提高了不同化合物的浓度, 使不同化合
物在溶剂中析出程度更好。 将浸膏A经硅胶柱层析, 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
(0.5‑1.5)的混合溶液进行洗脱, 可以进一步分离纯化浸膏A 中的物质, 而使用上述比例的
洗脱液, 其分离纯化效果最佳。 将浸膏C经填料NM ‑200层析, 依次用水和甲醇进行洗脱, 选用
该填料进行层析, 可以更好分离浸膏C中的不同化合物, 用水和甲醇分别进行洗脱, 更便于
得到纯度高的不同化合物。 因此, 通过该处理工艺, 不仅可以提高骆驼刺提取物中化合物含
量, 还能够提高各化 合物的纯度, 更便 于对骆驼刺提取物进行研究分析。
[0010]通过对浸膏A进行洗脱, 可以得到4 ‑乙烯基‑3‑甲氧基苯酚。 通过对浸膏C洗脱, 可
以得到儿茶素、 原儿茶醛、 原花青素B1、 原花青素B2、 芦丁、 水仙苷、 异槲皮苷、 橙皮苷、 芒柄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195750 A
3
专利 一种骆驼刺处理工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48: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