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40317.8 (22)申请日 2021.12.2 9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111101882.7 2021.09.18 CN (71)申请人 苏州大学 地址 215137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 号 (72)发明人 刘密 刁璐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 3 代理人 孙周强 陶海锋 (51)Int.Cl. A61K 39/00(2006.01) A61K 39/39(2006.01) A61P 35/00(2006.01)B82Y 5/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 叉预防或治 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申请属于免疫治疗 领域, 公开了基于全细 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 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利用纳米级尺寸或微米 级尺寸的粒子递送全细胞组分的水溶性成分和/ 或非水溶性成分的疫苗系统, 因为水溶性部分 和/或非水溶性部分都被负载于纳米粒子或微米 粒子内部和/或表面, 所 以细胞组分中因为癌症 所产生的变异蛋白质或多肽就都被负载于纳米 粒子或微米粒子内部和/或表面。 利用全细胞组 分中这些因为突变而产生的具有免疫原性的物 质即可用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因此本发明所述 全细胞组分的疫苗系统可以制备交叉预防和/或 治疗异种癌症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13页 CN 114288398 A 2022.04.08 CN 114288398 A 1.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纳米癌症疫苗和/或微米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 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全细胞 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包括全细胞组分、 纳米和/或微米粒子; 所述全细胞组分为癌细胞全细胞组分和/或肿瘤组织全细胞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还包 括免疫增强佐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和/或微米粒子的制备材料包括 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或者无机材料; 所述纳米癌症疫苗的粒径为1nm~ 1000nm; 所述微米癌症疫 苗的粒径为1 μm~1000 μm; 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nm~1000nm; 所 述微米粒子的粒径为1 μm~10 0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细胞组分来源于一种或者多种实体 瘤癌症或者非实体瘤癌症的癌细胞和/或肿瘤组织; 所述交叉预防或治疗的异种癌症为不 同于制备疫苗的癌细胞或肿瘤组织的癌症; 所述异种癌症为一种或多种实体瘤癌症或者 非 实体瘤癌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细胞组分为水溶性成份和/或非水 溶性成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细胞的水溶性成分为癌细胞或肿瘤 组织中全细胞的可溶于纯水或不含增溶剂的水溶液中的原水溶性部 分; 所述全细胞的非水 溶性成分为癌细胞或肿瘤组织中全细胞 的原非水溶性部分采用增溶方法由在纯水中不溶 变为在含增溶剂的水 溶液中或有机溶剂中可 溶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全细胞的水溶性成分和/或非水溶性成分 分别或同时被包载于纳米和/或微米粒子内部, 和/或分别或同时负载于纳米和/或微米粒 子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表面 可以不连接具有 主动靶向功能的靶头或者连接有 主动靶向功能的靶头 。 9.一种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的疫苗系统, 包括癌细胞或肿瘤组织全细胞组分、 纳 米和/或微米粒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疫苗系统用于交叉预防或交叉治疗不同于制备疫苗所 使用的癌细胞或肿瘤组织的其 他类型癌症。 10.全细胞组分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细 胞组分为癌细胞全细胞组分和/或肿瘤组织全细胞组分。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288398 A 2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 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免疫治疗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癌细胞或肿瘤组织的广谱纳米或微 米癌症疫苗,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一种或一种以上癌症的癌细胞和/或肿瘤组织的全细胞 组分的广谱纳米或微米癌症疫苗及其在交叉 预防多种其 他不同类型的癌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自己”和“非己”成分, 从而 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 (如病毒和细菌等) , 或人体本身 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 细胞等, 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近些年来免疫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 尤其是癌症的免疫治疗领 域。 随着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发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各类免疫细胞在抑制癌症发 生、 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和平衡, 有望影响和控制 癌症的发生、 发展和治疗。 [0003]最近几年PD ‑1抗体和CAR ‑T等疗法相继获批进入临床, 其 临床效果良好, 但 是也有 很大的局限性。 癌症疫苗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开发癌症疫苗的基 础是选择合适的癌症 抗原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异常突变的癌细胞的识别, 而癌症细胞或 者癌症肿瘤组织本身 是最好的癌症抗原的来源。 科学家曾采用新技术从癌症病人的肿瘤细 胞分析鉴别癌症特异 性的或癌症相关的抗原多肽, 然后体外人工合成以制备癌症疫苗用于 癌症的治疗。 该技术在癌症病 人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但是该类方法费时费 力, 花费巨大。 而且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只 从癌细胞水溶性组分中提取分析癌细胞与正常细 胞的差异进而寻找有差异的多肽, 因而该类方法和技术只能找到有限的几种水溶性好的抗 原多肽, 从而极大 的限制了该类方法的应用。 而人体真实环境中的免疫原性强的抗原蛋白 质或多肽很多都是在纯水中不溶 的, 需要借助与蛋白质结合、 吸 附或者位于膜上或膜表面 以存在于体内, 所以这部分不溶于纯水中的非水溶性蛋白质和多肽就非常重要和关键。 所 以将癌细胞或癌症组织全细胞组分作为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的疫苗的来源是很有前 景的方法。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全细胞组分的靶向输送系统, 为表面有靶头的纳米级 尺寸或微米级尺寸的粒子, 且所述粒子负载有癌细胞或肿瘤组织的全细胞组分; 所述全细 胞组分为细胞或组织中全细胞的水溶性成分和非水溶性成分, 所述 非水溶性成分通过增溶 剂溶解; 所述靶头与特定细胞或组织表面的分子结合进而帮助所述粒子进入细胞或组织; 但是其公开的输送系统用于同种癌症的防治。 现有技术未见关于采用一种或多种癌症组织 或者细胞制备的癌症疫苗交叉 预防和治疗不同癌症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负载一种 或多 种癌细胞或肿瘤组织的全细胞组分的微米或纳米疫苗系统用于交叉预防或交叉治疗其他 不同种类癌症的方法。说 明 书 1/20 页 3 CN 114288398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第 1 页 专利 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第 2 页 专利 基于全细胞组分的癌症疫苗系统在制备交叉预防或治疗异种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49: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