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3 5935.5
(22)申请日 2021.12.14
(73)专利权人 广州德港水产设备 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
石北大道鸿盛路2号B幢101
(72)发明人 叶勤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44229
专利代理师 黄成杰
(51)Int.Cl.
C02F 9/04(2006.01)
A01K 63/04(2006.01)
B01D 36/04(2006.01)
C02F 10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
系统, 包括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 沉淀分离系统
及过滤系统, 所述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包括养殖
池, 所述养殖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面水集槽、
中层水收集槽和底水集槽, 中层水收集槽通过管
道与过滤系统连接, 面水集槽与底水集槽通过管
道连接汇 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
选用分水层的处理方法, 养殖池分三层, 即面水、
中层水、 底水, 两路线水处理方式即面水和底水
和中层水, 有效提升处理效率; 整体方案尽量减
少泵的使用, 减少用电量, 采用自然物质作为过
滤填料, 有效降低过滤净化成本, 同时能够有效
减少病菌及病毒感染, 保持水处理出水率及提升
养殖的高活存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479210 U
2022.09.23
CN 217479210 U
1.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包括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 (1) 、 沉淀分离系 统 (2) 及过
滤系统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 (1) 包括养殖池 (11) , 所述养殖池 (11) 自
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面水集槽 (12) 、 中层水 收集槽 (13) 和底水集槽 (14) , 中层水收集槽 (13)
通过管道与过滤系统 (3) 连接, 面水集槽 (12) 与底水集槽 (14) 通过管道连接汇合后与沉淀
分离系统 (2) 连接, 所述过滤系统 (3)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处理池 (31) 、 第二处理池 (32) 以
及第三处理池 (33) , 所述第一处理池 (31) 分别与沉淀分离系统 (2) 和中层水收集槽 (13) 连
接, 所述第二处理池 (32) 与第一处理池 (31) 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第三处理池 (33) 通过管道
与第二处理池 (32) 连接, 第三处理池 (33) 通过管道与养殖池 (11) 顶端连接, 所述养殖池
(11) 、 第一处 理池 (31) 及第三处 理池 (33) 内均设置有曝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层水收集槽 (13)
的出水口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层水收集槽 (13)
内装有填料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分离系统 (2)
包括悬浮固体过滤装置 (21) 及溶解性固体 分离装置 (22) , 所述悬浮固体过滤装置 (21) 设置
在溶解性固体 分离装置 (22) 上端, 所述悬浮固体过滤装置 (21) 通过水泵与面水集槽 (12) 及
底水集槽 (14) 汇合的管道连接, 悬浮固体过滤装置 (21) 内设有封闭的过滤网兜 (24) , 封闭
的过滤网兜 (24) 内部形成一过滤净水腔 (25) , 过滤网兜 (2 4) 底端外侧承接有向外凸起的集
污腔 (26) , 所述集污腔 (26) 下端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溶解性固体分离装置 (22) 与过滤净水
腔 (25) 连通, 溶解性固体分离装置 (22) 下端连接有一水泵 (23) , 所述第一处理池 (31) 采取
高低水位方式分别与溶解 性固体分离装置 (2 2) 和中层水收集槽 (13)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79210 U
2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 术领域, 涉及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口、 都市、 产业需要, 民生、 工业用水需求大增, 为了维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那么水资源有效利用与循环使用技术是对于当前环境保护重要的模式。 水产养殖用水已经
涌现了不少的技术, 一般用水水 处理等级 可分初级处理、 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 而去除污染
水采用物理、 化学及生物等 三种方式。
[0003]水产养殖用水过程中会产生: 油脂与固体物(悬浮和溶解性固体)、 有机物、 致病菌
及营养盐(氮、 磷 元素)等有害物质; 而养殖循环用水一般 设计思路为 “回收‑处理‑再利用”,
降解移除有 害物质, 从而 使水体水质达 到可再利用的养殖用水 标准。
[0004]目前的大多数水处理方式为臭氧杀菌及紫外线杀菌等高功率电器, 虽然得到了良
好的水质, 所需要的是大量用电; 水处理过滤介质, 石英砂等属于工业产品, 虽然得到了有
效的调节, 但 需要养殖成本增加; 以薄膜为例子, 一般使用0.1~10 μm孔径的高分子薄膜制
作, 成本高; 投入使用时, 薄膜容 易阻塞, 降低过 滤速度, 出 水量不稳定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进行对水
质的管理与控制, 维持稳定的养殖环 境, 以减少病菌及病毒感染, 保持水 处理出水率及提升
养殖的高活存率。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包括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 沉淀分离系统及过滤系
统, 所述养殖池分层处理系统包括养殖池, 所述养殖池自上而 下依次设置有面水集槽、 中层
水收集槽和底水集槽, 中层水收集槽通过管道与过滤系统连接, 面水集槽与底水集槽通过
管道连接汇合后与沉淀分离系统连接,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依 次连接的第一处理池、 第二处
理池以及第三处理池, 所述第一处理池分别与沉淀分离系统和中层水收集槽连接, 所述第
二处理池与第一处理池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第三处理池通过管道与第二处理池连接, 第三
处理池通过管道与养殖池顶端连接, 所述养殖池、 第一处理池及第三处理池内均设置有曝
气系统。
[0008]进一步的, 所述中层水收集槽的出 水口设置有滤网。
[0009]进一步的, 所述中层水收集槽内装有填料混合物, 填料混合物优选为贝壳、 石榴
石、 细砂土壤的混合物。
[0010]进一步的, 所述沉淀分离系统包括悬浮固体过滤装置及溶解性固体分离装置, 所
述悬浮固体过滤装置设置在溶解性固体分离装置上端, 所述悬浮固体过滤装置通过水泵与
面水集槽及底水集槽汇合的管道连接, 悬浮固体过滤装置内设有封闭的过滤网兜, 封闭的
过滤网兜内部形成一过滤净水腔, 过滤网兜底端外侧承接有向外凸起的集污腔, 所述集污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479210 U
3
专利 一种拟生态维生水循环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53: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