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2768 8.6
(22)申请日 2021.12.31
(73)专利权人 河北农业大 学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72)发明人 刘宏权 韩雨霏 毕子成 贾逸清
柴春岭 高惠嫣 陈任强 申丽君
任敬君 刘铠宁 梁素韬 王福顺
王鑫鑫 王军皓 王晓玲 马立军
王会强 范晓飞 苏伟 张西平
刘超伟 苗志远 任奕瑾
(74)专利代理 机构 石家庄图歌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313 6
专利代理师 张金荣
(51)Int.Cl.
E02B 15/10(2006.01)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
装置, 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 所述外壳体上端的
两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浮板, 浮板的底部安装有水
轮机, 浮板的上方固定有保护壳体, 保护壳体的
内部安装有电力遥控控制器, 保护壳体的顶部安
装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
有内筒体, 所述内筒体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电动伸
缩圈, 内筒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垃圾回收网兜,
内筒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吸油模块, 所述
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 蓄水池的顶端通过
进水管道与内筒体连通, 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抽
水泵, 抽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水管道。 本实用
新型解决了人工打捞的诸多难题、 减少人工消
耗, 同时应用到河湖中, 可有效助力河湖长制的
落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6474917 U
2022.05.10
CN 216474917 U
1.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体(16)和内筒体(17), 所述外壳
体(16)上端的两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浮板(3), 浮板(3)的底部安装有水轮机(5), 浮板(3)的
上方固定有保护壳体(2), 保护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电力遥控控制器(4), 电力遥控控制器
(4)通过电线(14)与水轮机(5)连接, 保护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1), 太
阳能薄膜电池板(1)的输出端与电力遥控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外壳体(16)的内
部设置有内筒体(17), 且内筒体(17)外壁与外壳体(16)内壁之间设置有真空仓(8), 所述内
筒体(17)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电动伸缩圈(6), 内筒体(17)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垃圾回收网兜
(7), 内筒体(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吸油模块(9), 所述外壳体(16)的底部设置有蓄
水池(15), 蓄水池(15)的顶端通过进水管道(12)与内筒体(17)连通, 蓄水池(15)的内部安
装有抽水泵(10), 抽水泵(10)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水 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模块(9)
中设置有螺 旋状圆盘, 螺 旋状圆盘的外壁上粘贴有吸油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管道(11)
为三通结构, 排水管道(11)的进水端与抽水泵(10)的输出端连通, 排水管道(11)的两个出
水端对称设置且皆延伸至蓄水池(1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15)的
底部呈弧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体(17)上
端的内壁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摄 像头(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壳体(16)一
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直角保护仓(13), 直角保护仓(13)的内部布置有电线(14), 电线(14)的
一端与电力遥控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 电线(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伸缩圈(6)、 抽水
泵(10)、 红外线摄 像头(18)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74917 U
2一种水面 垃圾自动收集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垃圾回收装置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 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城镇产业逐渐走向新的发展模
式。 与此同时,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和水面垃圾, 城镇河道水质受
到严重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水面垃圾回收采用人工 打捞船打捞的方式,
具有人工消耗量大、 工程庞大等特点; 针对狭窄水域, 人工打捞船在水域内难以周转开。 因
此, 为解决此类难题, 对现有的打捞方式进行改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传统垃圾打捞方式人工消耗大、 工程庞大、 狭窄区域无法打捞的难题, 同时, 也为河
湖长制的落实起到推进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包
括外壳体和内筒体, 所述外壳体上端的两侧 通过支架安装有浮板, 浮板的底部安装有水轮
机, 浮板的上方固定有保护壳体, 保护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力遥控控制器, 电力遥控控制器
通过电线与水轮机连接, 保护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 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
输出端与电力遥控控制 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筒体, 且内筒体外
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真空仓, 所述内筒体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电动伸缩圈, 内筒体内
部的顶端安装有垃圾回收网兜, 内筒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吸油模块, 所述外壳体的
底部设置有蓄水池, 蓄水池的顶端通过进水管道与内筒体连通, 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抽水
泵, 抽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水 管道。
[0005]优选的, 所述吸油模块中设置有螺旋状圆盘, 螺旋状圆盘的外壁上粘贴有吸油纸,
用于对吸入水体中的油污进行吸附。
[0006]优选的, 所述排水管道为三通结构, 排水管道的进水端与抽水泵的输出端连通, 排
水管道的两个出水端对称设置且皆延伸至 蓄水池的外侧, 保证装置不会因单向排水而产生
单向反冲力, 从而 使得装置倾 斜。
[0007]优选的, 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呈弧面结构, 用于增 加装置的浮力。
[0008]优选的, 所述内筒体上端的内壁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摄像头, 用于对垃圾回收网兜
中存储的垃圾 量和内筒体中的水位高度进行监测。
[0009]优选的, 所述外壳体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直角保护仓, 直角保护仓 的内部布置有
电线, 电线的一端与电力遥控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伸缩圈、 抽水
泵、 红外线摄 像头连接 。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解决了人工打捞的诸多难题、 减少人
工消耗, 同时应用到河湖中, 可有效助力河湖长制的落 实; 采用太阳能薄膜电池板为整个装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474917 U
3
专利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01: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