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25 025.0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沙门镇 滨港工业城天佑路3号 (72)发明人 张彪 安亚楠 张文斌 尚彩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 3250 专利代理师 孙洁轩 (51)Int.Cl. B65G 47/24(2006.01) B65G 47/248(2006.01) B65G 47/14(2006.01) B65G 47/74(2006.01) B65G 47/88(2006.01)B65G 47/90(2006.01) B23P 19/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上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包括调节机 构以及用于调节 针具轴线角度的换向机构, 调节 机构包括用于轴向止挡针具的止挡部以及用于 适配针具刃口边缘的校准部, 换向机构用于调节 针具的轴线角度, 能够通过夹持针具基部带动针 具同步转动预设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装 置只要确保同一批针具的刃口边缘均正确抵接 于校准部, 那么这批针具的基部端面都能抵接在 止挡部的同一部位, 因而止挡部能够作为这批针 具的公共定位基准, 使 得这批针具的基部都在同 一位置齐平。 如此一来换向机构只需要沿着固定 运动轨迹夹持针具, 就可以确保每个被夹持的针 具与换向机构相接触的部位一致, 这有助于后续 针座套设针具基 部时具有一 致的套设深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216637970 U 2022.05.31 CN 216637970 U 1.一种上料装置, 用于对医用针具进行换向和上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调 节机构以及换向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轴向止挡针具的止挡部以及用于适配针具刃 口边缘的校准部, 所述换向机构用于调节针具 的轴线角度, 能够通过夹持针具基部带动所 述针具同步 转动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止动机构, 所述 止动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所述调节机构运动并与针具形成压力接触, 所述换向机构在所述止 动机构压力接触 针具的状态下夹持针具基部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分别限 定出用于夹持针具前端的第一夹针间隙和用于夹持针具基部的第二夹针间隙; 所述止动机 构与所述换向机构能够通过相对运动使所述第一夹针间隙的中心线重合于所述第二夹针 间隙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调节机 构运动的抵持单元, 所述抵持单元能够相对靠近所述调节机构运动, 并通过抵接针具使所 述针具的刃口边 缘贴靠于所述校准部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机构还包括驱动连接所述抵 持单元的抵接驱动源, 所述抵接驱动源能够输出角位移以带动所述抵持单元转动, 所述抵 持单元的自由端转动轨 迹经过所述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单元能够抵接所述调节机 构, 在所述抵持单 元抵接所述调节机构的状态下, 所述抵持单 元与所述针具 形成压力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机构能够带动针具转动至交 接位置,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移载机构, 所述移载机构能够在所述交接位置和插针工位之 间往复运动, 以从所述交接位置处获取针具并移载其至所述插针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及 辅助调节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针具刃口图像, 所述辅助调节单元根据所述刃 口图像和标准刃口角度的差异调节所述针具的刃口朝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气流发生组件, 所 述气流发生组件具有可朝向所述调节机构排气的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 所述 振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调节机构振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37970 U 2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器械生产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上 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生产以活检针为代表的穿刺针的过程中, 一项重要步骤是把金属针具的基部插 接至中空针座从而和针座组装为一体, 在此之前需要 先从料斗中分离取出针具并移载其至 位态调节工位, 以预先调整好针具刃口的朝向角度。 现有的穿刺针根据其采样部位的不同 可划分为多种规格, 一些规格的穿刺针较为细长, 在与针座组装时很容易因直线度等形位 偏差造成针具基部无法对准针座的插针孔, 进 而组装失败。 [0003]对于此类长径比(长度尺寸与直径尺寸之比)较大的穿刺针, 克服上述问题最简单 且最直接的方式是在组装时夹持针具的基部。 夹持针具的位置与针具基部穿入针座的端面 越接近, 则针具基部越容易对准针座插针孔, 故夹持针具基部可以很好地克服针具直线度 偏差带来的定心困难和插接易失败的问题。 [0004]但在实际应用中, 组装针具和针座时并不是完全夹持针具基部末端, 夹持位置距 离基部末端尚有一定的轴向裕量, 这部分裕量用于针座套设基部。 现有的生产设备和组装 工艺无法准确选定针具基部的具体夹持位置, 使同一批针具在组装时被夹持部位保持一致 的难度较大, 很容易出现夹持部位到针具基部末端的轴向裕量不足, 最终针座套设基部深 度的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上料装置, 用于对医用针具进行换向和上料, 上料装置 包括调节机构以及及换向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轴向止挡针具的止挡部以及用于适配针 具刃口边缘的校准部, 换向机构用于调节针具 的轴线角度, 能够通过夹持针具基部带动并 带动针具同步 转动预设角度, 以使针具达 到预设位态。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料装置还包括止动机构, 止动机构能够相对靠近调节 机构运动并与针具形成压力接触, 换向机构在止动机构压力接触针具的状态下夹持针具基 部。 [0007]如此设置, 止动机构率先对针具产生压力接触作用以限制针具(至少 是限制针具 前端)晃动和偏斜的自由度, 在此情况下换向机构再夹持针具基部时就不会出现针具尖端 或刃口与校准部干涉刮擦, 提高了穿刺针的良品率, 针具刃口边缘不会出现毛刺或卷曲变 形, 使用时的刺痛感得到缓解。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 止动机构与换向机构分别限定出用于夹持针具前端的第 一夹针间隙和用于夹持针具基部的第二夹针间隙; 止动机构与换向机构能够通过相对运动 使第一夹针间隙的中心线重合于第二夹针间隙的中心线。 [0009]如此设置, 不会引发针具 前端和基部不在同一 直线进而导致针具弯曲。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 止动机构包括可相对调节机构运动的抵持单元, 抵持单说 明 书 1/8 页 3 CN 21663797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上料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上料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上料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上料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03: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