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82997.7 (22)申请日 2021.10.14 (73)专利权人 西安航空学院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 259号 (72)发明人 梁晓辉 董家桐 余智豪 张泽睿  卢小龙 李乐天 甘浩伟 谭博文  霍亭宇 庞博涛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新创通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61267 代理人 线飞祥 (51)Int.Cl. F21S 8/00(2006.01) F21V 33/00(2006.01) A61L 9/20(2006.01) F21W 131/101(2006.01)F21Y 11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包括 隧道主体、 隧道地面、 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新风系 统和智能消毒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发光LED 双黄线带和LED节能照明灯, 智能新风系统包括 安装在隧道主体两端出口的SDS隧道射流风机, 每端隧道主体出口处均安装两个SDS隧道 射流风 机; 智能消毒系统包括消毒雾化喷头和沿隧道延 伸方向均匀安装在隧道主体顶部的紫外线消毒 灯, 消毒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消毒 雾化喷头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匀安装在隧道主体 的顶部两侧。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对隧道内的 通风消防和供电照明, 并能对隧道内进行消毒,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隧道内的事故发生率, 确 保隧道内行 车安全和司乘人员健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6243783 U 2022.04.08 CN 216243783 U 1.一种智能隧道系 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隧道主体(1)、 隧道地面(2)、 用于为 隧道主体 (1)内部提供照明的智能照明系统、 用于为隧道主体(1)内部提供改善空气环 境的智能新风 系统和便于隧道主体(1)内部消毒杀菌的智能消毒系统, 所述隧道主体(1)位于隧道地面 (2)的上方, 所述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发光LED双黄线带(3)和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匀安装在隧 道主体(1)内壁两侧的LED节能照明灯(4), 所述发光LED双黄线带(3)沿隧道延伸方向设于 隧道地面(2)的中部; 所述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隧道主体(1)两端出口的SDS隧道射流 风机(5), 每端隧道主体(1)出口处均安装两个SDS隧道射流风机(5)且两个SDS隧道射流风 机(5)分别设于隧道主体(1)的顶部两侧; 所述智能消毒系统包括消毒雾化 喷头(7)和沿隧 道延伸方向均匀安装在隧道主体(1)顶部的紫外线消毒灯(6), 所述消毒雾化 喷头(7)的数 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消毒雾化喷头(7)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匀安装在隧道主体(1)的顶部两 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隧道还包括智能监 测系统, 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每间隔200米距离安装在隧道主体(1)一侧内壁上用于监测 此处烟雾浓度的烟雾传感器(8), 所述隧道主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且对应每个烟雾传感器 (8)均安装有一个当烟雾浓度超标时用于报警的声光报警器(9)。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安 装在隧道主体(1)外路沿上且靠近隧道主体(1)一端口处的用于监测当前天气温度、 湿度、 光照情况的气象监测仪(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安 装在隧道主体(1)两端口 的一侧安装用于监测当前 车流量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 1)。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隧道还包括安装在 隧道主体(1)外 路沿上且靠近隧道主体(1)一端口处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照明系统、 所述智能 新风系统、 所述智能消毒系统和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工作的主控室(12), 所述主控室(12)内 安装有控制器(13), 所述烟雾传感器(8)、 气象监测仪(10)和射式光电传感器(11)均与控制 器(13)电连接且将监测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3), 所述控制器(13)还与发光LED双黄线带 (3)、 LED节能照明灯(4)、 SDS隧道射流风机(5)、 紫外线消毒灯(6)、 消毒雾化喷头(7)和声光 报警器(9)电连接且根据控制器(13)接收的信号来控制发光LED双黄线带(3)、 LED节能照明 灯(4)、 SDS隧道射流风机(5)、 紫外线消毒灯(6)、 消毒雾化喷头(7)和声光报警器(9)工作。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13)为型号是 SIMATIC S7‑1200 CPU 1214C DC/DC/DC 6ES7214‑1AG40‑0XB0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7.按照权利要求2 ‑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雾 传感器(8)为型号是RS485的烟雾传感器。 8.按照权利要求4、 5或6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式光电传感 器(11)为型号是E 3JK‑DS30M1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243783 U 2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设施技 术领域, 具体是 涉及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疫情原因, 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自驾便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出行方式, 但这也导致了交通道路上私家车流 量增大, 出 行安全备受关注。 [0003]随着我国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 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 在通往 山区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中, 出现了许多公路隧道。 我国国土有近七成属于山地丘陵地区,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将面临众多隧道路段的建设。 大隧道、 隧道群和 桥隧联合的路 段建设, 也对我国隧道主体建设水平和环境系统监控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由于高速公 路隧道交通的特殊性, 隧道安全问题包括照明、 通风、 消防等监控系统的指标性能也逐渐受 到重视。 当前, 许多长隧道都按照要求配置了隧道机电监控系统, 用以保障隧道内的行车安 全。 但是大多 数隧道机电监控软硬件由于技术不成熟或者年代久远, 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同 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电力来运转, 使相关管理部门压力较大。 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和照明系 统不能充分满足行 车的安全需求, 这造成了 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4]而相关报告显示, 目前国内多数公路隧道照明年能耗相当于规模为近五千万人口 的超大城市年用电量, 现有公路隧道电光照明技术制约了公路隧道照明品质的提升。 伴 随 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速公路逐渐向山区延伸, 由于山区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和 复杂性, 导 致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不断增多。 [0005]隧道照明作为隧道运营管理的一部分, 是保证隧道运营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何做到在满足隧道正常使用照明要求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的降低照明费用, 是隧道照明 设计和研究的重点。 隧道照明的特殊性就在于考虑白天的 “适应”。 当人们的眼睛已经适应 了白天的主观亮度以后, 他就很难在正常的功能状态下, 突然面对一个相对亮度很低的隧 道入口, 这就要立即调整亮度使眼睛达到暗适应。 相反, 当行驶出洞时, 人们的眼睛已经适 应了洞内较低的亮度, 突然面对一个相对亮度很高的隧道出 口, 这就要立即调整亮度使眼 睛达到明适应。 因此, 隧道出入口的照明, 必须有特殊加强的照明, 使它满足眼睛的适应状 况。 [0006]公路隧道内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甲烷(CH4, 瓦斯)和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这些气体燃烧一旦 发生爆炸, 将会 带来极大的危害。 隧道两边的隧道口相对较小, 与 隧道整条空间相比, 隧道进 出口直径偏小, 一些有害气体不能有效的排除, 会对驾驶员带来 危险从而危害身心 健康。 如果隧道内有害气体过浓, 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会严重影响驾驶员 的人身安全。 [0007]因此, 隧道内监控系统的适应性、 节能环 保性、 安全性和稳定运营成了当前交管部 门及其他多方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也是当前隧道监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而采用现代化 技术, 通过稳定性 强、 具有可扩展性的隧道环 境监控方式, 来 实现通风消防、 供电照明, 有效 地降低事故 发生率, 确保隧道内行 车安全是很有必要的。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24378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智能隧道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06: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