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1.040.10
CCSQ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823—2025
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高纯内层砂
Highpuritysandappliedinsidequartzcrucibleforphotovoltaic
monocrystallinesilicongrowth
2025-05-30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衢
州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飞石英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湖北菲利华石
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廊坊赫尔劳斯太阳能光伏有限公司、北京石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纯矿物
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研颗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辽宁
汉京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江苏风日石英科技有限公司、中材江苏太阳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圣宝鸿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复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中誉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菲利华融鉴科技
有限公司、江苏沃宏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溥源石英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坤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玖曦硅
业新材料(滁州)有限公司、酒泉恒瑞新石英材料有限公司、蒲城特莱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壹石通
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威克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石圭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南
大学、河南协鑫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省亿焰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鑫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旗
(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君格志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越界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焕宸光
电科技有限公司、久智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亚泽石英材料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
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焕敏、杨学东、钱卫刚、花宁、杜兴林、郭建伟、朱继红、欧阳琛、王京侠、张寒、
张春林、尹巧云、刘亚茹、聂兰舰、杨晓会、李心意、魏元柏、万鹏远、朱梦瑶、贾建亮、朱中晓、黄业豪、
何衡平、成昊天、张月秋、高君、李来斌、刘兵、王君伟、肖俊平、孔壮、杜秀蓉、吕金玉、李亚杰、程攀、
黄天次、邓碧云、王义华、王煜、王其荣、王子韬、孙增青、蒋雪松、苏永刚、申雨男、张浩运、嵇翔、陈博、
陈国安、闫浩然、宋涛、赵紫英、江宏富、沈棽、熊宏文、张军彦、夏纯新、张妍、周建欣、李育彪、陈健。
ⅠGB/T45823—2025
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高纯内层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高纯内层砂的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时内层用高纯石英砂(以下简称“石英砂”)的生产、
检验、交付和验收,包括以天然石英矿石或水晶等为原料,通过加工、提纯等生产工艺制备的天然石英
砂,以及以高纯含硅物质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的合成石英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284 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GB/T19077 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
GB/T38879 颗粒 粒度分析 彩色图像分析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4.1 外观
石英砂应无肉眼可见的不同于基质的颗粒物。
4.2 粒度
石英砂的粒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4.3 粒形
费雷特直径大于50μm的石英砂颗粒中,费雷特最大直径与费雷特最小直径之比大于2∶1的颗
粒数应不大于5.0%。
4.4 烧失量
石英砂烧失量应不大于0.02%。
4.5 杂质元素含量
石英砂杂质元素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1GB/T45823—2025
表1 杂质元素含量
单位为微克每克
杂质元素 含量
Al ≤15.00
Fe ≤0.30
Ca ≤1.00
Mg ≤0.20
Ti ≤4.00
Cu ≤0.10
Co ≤0.10
Ni ≤0.10
Mn ≤0.10
Li ≤0.80
Na ≤0.80
K ≤0.50
B ≤0.40
Cr ≤0.10
Zr ≤0.50
P ≤0.10
Ge ≤1.50
17种杂质元素总和 ≤20.00
Li、Na、K总和 ≤1.50
4.6 二氧化硅含量(减量法)
石英砂二氧化硅含量(减量法)应不小于99.99800%。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
将石英砂混合均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平分为两份,一份为检验样,另一份为备用样。贴上
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和取样日期。
5.2 外观
从检验样中随机取约10g样品,将样品平铺分散到白色衬板上,在光照度不低于300lx的白光光
源下,用不小于10倍的放大镜观察。
2GB/T45823—2025
5.3 粒度
从检验样中随机取约5g样品,按照GB/T1907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散介质为去离子水。
5.4 粒形
从检验样中随机取适量样品,均匀铺撒在载玻片上,在不小于2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并获取图像,移
动载玻片测试多个区域,选取颗粒分散均匀且颗粒数不少于150个的图像。
按照GB/T38879规定的方法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保留1位小数。
5.5 烧失量
按照GB/T328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6 杂质元素含量
按照GB/T328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7 二氧化硅含量(减量法)
5.7.1 按5.6获得Al、Fe、Ca、Mg、Ti、Cu、Co、Ni、Mn、Li、Na、K、B、Cr、P、Zr、Ge17种杂质元素总和
wsum,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
5.7.2 将17种杂质元素总和wsum转换为百分含量(%),记为wsum'。
5.7.3 按公式(1)计算:
wSiO2=100%-wsum' ……………………(1)
式中:
wsum'———17种杂质元素总和,%;
wSiO2———二氧化硅含量(减量法),%,结果保留5位小数。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石英砂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2.1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粒度、杂质元素含量。
6.2.2 组批
以同批原材料、相同生产工艺生产的石英砂为一个检验批。当该批石英砂大于20000kg时,以每
20000kg为一个检验批,分别抽样。
6.2.3 抽样
在每个检验批产品总包装单元中随机抽取不小于10个包装单元,当批量小于10个包装单元时应
逐包抽样,每个包装单元各取200g,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100g样品,平分为两份,一份为检验样,另
一份为备用样,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和取样日期。
3GB/T45823—2025
6.2.4 判定规则
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若有不合格项目时,按6.2.3从同批产品中
重新抽取检验样,与首次抽样的备用样同时进行该项目复检。若复检结果均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出厂
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3 型式检验
6.3.1 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c) 原材料或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3.2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5章全部检验项目。
6.3.3 组批
同6.2.2。
6.3.4 抽样
在每个检验批产品总包装单元中随机抽取不小于10个包装单元,当批量小于10个包装单元时应
逐包抽样,每个包装单元各取200g,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100g样品,作为检验样,贴上标签,注明样
品名称、样品编号和取样日期。
6.3.5 判定规则
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至少应注明产品名称、净质量、批号、本文件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厂址,应附产品合
格证。
7.1.2 按GB/T191的规定,外包装上应有储运标志,如“防潮”等字样或图形。
7.2 包装
产品包装的内层为具有密封性、防潮和防污染的包装材料,外层包装应具有防水、防潮功能。
7.3 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不应与污染物及其他易损物品混装,应有防雨、防晒措施。
4GB/T45823—2025
GB-T 45823-2025 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高纯内层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4:03: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