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11 . 020 犆犆犛犆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狅狆犲狉犪狋犻狅狀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犻犲狊狅犳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犲犱犻犮犻狀犲 — 犇犲狉犿犪狋狅犾狅犵狔 — 犉犪犮犻犪犾犿犪狊犽狅犳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犿犲犱犻犮犪   2021  10  11 发布 2021  10  1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 T1.1 — 2020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的规定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478 ) 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广东省中医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段逸群 、 李凯 、 周小勇 、 苏祥飞 、 杨志波 、 刘巧 、 范瑞强 、 陈晴燕 、 周冬梅 。 Ⅰ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药面膜的操作前准备与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与禁忌 。 本文件适用于中药面膜技术操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12346 — 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中药面膜   犳犪犮犻犪犾犿犪狊犽狅犳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犿犲犱犻犮犪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使用中药糊剂外涂面部 , 然后使用熟石膏调水后均匀倒于面部成形 , 利用熟石膏热效应以增强药物吸收的中医外治治疗方法 。 4   操作前准备 4 . 1   治疗器械与用品 离子喷雾机 、 洗手液 、 手消毒凝胶 、 医用口罩 、 毛巾 、 1% 新洁尔灭 、 脱脂棉 、 粉刺挤压器 、 熟石膏粉 、 清水 、 中药糊剂 。 4 . 2   药物 药物剂型选择中药糊剂 。 药物选择和药物配置见附录 A 。 4 . 3   体位 患者选择仰卧位 。 4 . 4   穴位 在中药石膏面膜前进行面部穴位按摩 , 穴位的定位应符合 GB / T12346 — 2006 的规定 。 4 . 5   环境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 , 避免污染 。 1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4 . 6   消毒 操作前用洗手液清洗双手 , 继以清水冲净后用手消毒凝胶擦拭 , 戴医用口罩 。 5   操作方法 5 . 1   清洁面部 协助患者卧床 , 将毛巾分别置于枕下及胸前 。 选用具有清洁作用的洗面乳进行面部清洁 。 5 . 2   面部按摩 将离子喷雾机调整至距离面部 30cm 处 , 选择热喷 , 打开开关 , 喷雾于面部 5min 。 按以下按摩手法顺序进行面部按摩 : 双颊螺旋式按摩 、 额肌弹拔 、 鼻旁推抹 、 额部外抹 、 淡化鱼尾纹 、 眼轮匝肌圆形揉摩 、 口轮匝肌圆形揉摩 、 下颏弹拔 、 双颊部颤抖 、 拍打双颊 、 额部切叩 、 按摩穴位 ( 颊车 、 迎香 、 攒竹 、 太阳 )。 按摩手法应符合附录 B 。 每种按摩手法应按摩 30 次左右 , 手法要求弱力 、 柔和 、 轻快 、 短时 , 时间约 15min 。 5 . 3   皮疹处理 对粉刺为主的患者 , 局部用 0.1% 新洁尔灭消毒后 , 粉刺挤压器逐个挤出成熟脂栓 。 对以结节或囊肿为主的患者 , 如果触之柔软 , 可遵医嘱抽出内容物 , 并用药物冲洗 。 5 . 4   外涂中药糊剂 根据疾病及辨证 , 选用合适的中药糊剂外涂 , 各种糊剂涂抹皮损处用量以隐约看见皮肤为度 。 用脱脂药棉将眼 、 眉 、 口及发际作保护性遮盖 。 5 . 5   石膏倒面成形 取 250g ~ 350g 熟石膏粉加入 35℃ ~ 37℃ 的 200mL 清水 , 调成糊状 , 迅速而均匀地倒于面部 ( 眼部 、 鼻孔 、 口部位除外 ), 外敷厚度约 2cm , 待发热 。 5 . 6   取下石膏 约 20min 后熟石膏冷却 , 嘱患者鼓腮 , 协助患者取下石膏面膜 。 湿毛巾轻擦面部 , 适当薄留中药 , 嘱咐患者离院后约 1h 后清水洗去 。 清理用物 , 浸泡 、 消毒 、 还原用物 。 6   注意事项 6 . 1   治疗时患者若存在大量白头 、 黑头粉刺 , 宜分次分批逐渐清除 。 6 . 2   治疗时熟石膏发热为正常现象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潮红 , 轻者选用冷毛巾湿敷 , 重者应及时反馈信息于就诊医生 。 6 . 3   避免日晒 , 可选用遮光用具或物理遮光剂 。 6 . 4   倒膜时 , 眼鼻口部位应覆盖脱脂药 , 鼻孔口不应涂石膏 , 以免影响呼吸 。 6 . 5   对于敏感型皮肤患者 , 先用少许药物涂抹额头发际处或耳后皮肤 , 观察 48h ~ 72h , 若无变红 、 瘙痒 、 灼热等 , 方可使用中药面膜治疗 。 2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6 . 6   操作人员应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感觉 , 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 若患者感到不适立即中止治疗 。 6 . 7   使用中药面膜频率可根据病情而定 , 一般 1 周 1 次 , 4 周为一疗程 。 7   禁忌 患有以下病症的人不应使用中药面膜 : ——— 心肺功能不全 ; ——— 精神性疾病 ; ——— 面部存在过敏性疾病 ; ——— 对相关药物过敏史 。 3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附   录   犃 ( 资料性 ) 药物选择和药物配置 犃 . 1   药物选择 犃 . 1 . 1   对痤疮 Ⅰ 级或 Ⅱ 级患者 , 治疗宜清热解毒 , 可酌情选用药物如栀子 、 黄芩等 。 犃 . 1 . 2   对痤疮 Ⅲ 级或 Ⅳ 级患者 , 治疗宜清热解毒 , 化痰散结 , 可酌情选用药物如山慈菇 、 黄芩等 。 犃 . 1 . 3   对酒渣鼻 、 毛细血管扩张患者 , 治疗宜凉血活血 , 可酌情选用药物如凌霄花等 。 犃 . 1 . 4   对黄褐斑 、 痤疮后色沉斑患者 , 可酌情选用禹白附 、 白蔹 、 白芷 、 生白术 、 僵蚕 、 茯苓 、 白扁豆等 。 犃 . 2   药物配置 犃 . 2 . 1   粉碎机粉碎选择的药物 , 过筛 , 筛规格约 106 μ m ( 150 目 ), 制成散剂备用 。 犃 . 2 . 2   散剂用蜂蜜调成中药糊剂备用 , 蜂蜜 、 药物质量比例各为 50% 。 4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附   录   犅 ( 规范性 ) 按摩手法 犅 . 1   双颊螺旋式按摩 四指指腹在双颊由内向外作螺旋形按摩 。 犅 . 2   额肌弹拔 四指并拢 , 弹按上额部肌肉 。 犅 . 3   鼻旁推抹 由鼻根两旁至鼻唇沟转向两颊有节奏地推抹 。 犅 . 4   额部外抹 双手拇指指腹 , 由鼻根向上沿额至发际向两侧太阳穴外抹 。 犅 . 5   淡化鱼尾纹 一手小鱼际轻贴眼外角皮肤 , 另一手的中指和无名指 , 由内向外环形按摩 。 犅 . 6   眼轮匝肌圆形揉摩 用中指 、 无名指腹沿眼眶周围分别作顺时针 、 逆时针方向环形揉摩 。 犅 . 7   口轮匝肌圆形揉摩 一手托住下巴 , 另一手作口周围圆形揉摩 , 然后两手交替揉摩 。 犅 . 8   下颏弹拔 双手指腹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弹拔下颏 。 犅 . 9   双颊部颤抖 双手小鱼际从下颌骨向上颤抖双颊 。 犅 . 10   拍打双颊 双手指并拢 , 手心微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双颊 。 犅 . 11   额部切叩 双手五指并拢 , 以尺侧有节奏地叩打额角 。 犅 . 12   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有 : 5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 颊车 : 双手食指点按 ; ——— 迎香 : 双手食指点按 ; ——— 攒竹 : 双手拇指点按 ; ——— 太阳 : 双手拇指点按 。 6 犌犅 / 犣 40668 — 2021

.pdf文档 GB-Z 40668-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Z 40668-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第 1 页 GB-Z 40668-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第 2 页 GB-Z 40668-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 中药面膜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4:10: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